電器旋鈕CAD注射模設計(有cad圖+proe圖)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下展示的文件所見即所得哦=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下展示的文件所見即所得哦=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下展示的文件所見即所得哦
2011屆畢業設計(論文)課題任務書系:機械工程系 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指導教師李良喜學生姓名何楚星課題名稱電器旋鈕CAD注射模設計內容及任務根據所給定的注塑零件產品(如下圖所示),設計出注塑模具。主要內容如下:一、產品基本要求分析二、根據CAD二維圖紙對設計模型進行Pro/E三維造型三、塑件材料選擇四、成型方法及其工藝的選擇五、注射機的選擇六、模具相關結構的設計七、成型零件的制造工藝分析設計八、模具材料的選擇九、模具工作過程分析十、繪制相關圖紙十一、編寫設計說明書擬達到的要求或技術指標按照“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管理規定”,本課題設計要求及技術指標如下:(一)模具1、保證規定的生產率和高質量產品的同時,力求成本低、壽命長。2、模具結構設計合理,工藝性好,具有一定的創新性。3、操作安全、方便,易于維修,便于管理。4、在保證模具強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觀,各部分比例協調。(二)設計圖紙1、模具繪圖布局合理,視圖完整、清晰,各項內容符合標準要求。2、設計圖紙應符合學校的要求,不少于3張零號圖紙的結構設計圖、裝配圖和零件圖,其中應包含一張以上用計算機繪制的具有中等難度的1號圖紙,同時至少有折合1號圖幅以上的圖紙用手工繪制。(三)設計說明書1、資料數據充分,并標明數據出處。2、計算過程詳細、完全。3、公式的字母含義應標明,有時還應標注公式的出處。4、內容條理清楚,按步驟書寫。5、說明書按照學校的有關規定,編寫不少于12000字的設計說明書,同時上交電子文檔。(四)其他要求1、查閱到10篇以上與題目相關的文獻2、翻譯一篇本專業外文文獻(10000個以上印刷符號),并附譯文。進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內容備注3月1日3月2日 4月1日4月2日 5月4日5月5日 5月7日5月7日 5月20日5月21日 5月23日5月24日 5月25日5月26日 5月29日6月1日 6月10日選取課題及編寫開題報告;英文論文翻譯;查詢相關資料,產品基本要求分析。根據CAD二維圖紙對設計模型進行Pro/E三維造型;塑件材料選擇、注射機的選擇、成型方法及其工藝的選擇;模具相關結構的設計;成型零件的制造工藝分析設計;整理設計說明書,按照學院得規范要求排版打印設計說明書;上交畢業設計資料,評閱;準備答辯。主要參考資料1 高軍,李熹平,高玉田,褚興榮. 注塑成型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2 葉久新,王群. 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3 伍先明,張蓉. 塑料模具設計指導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6.4 石富安,龔云表. 工程塑料手冊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3.5 塑料模具設計手冊編寫組. 塑料模設計手冊M. 第二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9.6 唐志玉,李德群,徐佩弦. 塑料模具設計師指南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9.7 陳錫棟,周小玉. 實用模具技術手冊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8 詹友剛. ProE/ENGINEER 中文野火版5.0模具設計教程M. 第二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9 馮炳虎,韓泰榮,殷振海,蔣文森.模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1.10 王衛衛. 材料成型設備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教研室意見年 月 日系主管領導意見年 月 日實習報告畢業實習結束了,總體感覺是這次我們很好地完成了實習內容,達到了實習的目的。這次實習的針對性特別強,為我們進一步鞏固了基礎知識,讓我們看到理論到實踐的轉變,了解了一個公司是如何從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更重要的是為下一步的畢業設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這次實習是大學期間最后一次實習了,回想以前,經歷了大大小小很多次實習,可每次實習都會上升一個層次去思考,同樣去一個地方,所思考的問題更深了;同樣看一個設備所關注的東西更專業化。因此每次實習的收獲都是不一樣的。記得第一次實習跟著帶隊老師從前走到后,看到的是沒有見過的巨大的設備,心里只有感慨、好奇和新鮮的感覺。后來陸續又參加了金工實習、生產實習,再次進到廠里時,還是看的同樣的設備卻沒有了好奇沒有了感慨,取而代之的是思考和請教,思考車間設備生產的工藝流程,思考每一種工藝的原理,請教工人師傅不懂的問題,再也不象以前那樣走馬觀花,看問題也看得更加深了。這次是畢業設計實習,首先感到的是機會的難能可貴,想在走上社會走進工廠之前多積累一些經驗。進廠后抓緊每一分鐘盡量多的了解自己要設計的產品,有一種急切的求知欲。在到達自己將要設計的模具或產品時,同學們都努力的去理解相關模具的工作原理,和自己設計部分的結構。有相機的繞著設備拍幾張照片回去作為參考,沒有的在現場做做記錄??傊?,這次的實習看到了大四同學成熟了許多,不再有剛來時的幼稚,更多一些的是對走上工作崗位的向往。最后,在這次實習中,真誠地感謝帶我們實習的任學平老師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電器旋鈕CAD注射模設計學生姓名何楚星班級學號材料成型0702班 212070221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畢業設計(論文)課題名稱:電器旋鈕CAD注射模設計一、選題背景與意義塑料制品之所以能夠在各行各業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是由于他們本身具有一系列特點。塑料相對金屬,密度小,但是比強度高,絕緣性能優良,具有非常優良的抗化學腐蝕性,在機械、化工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塑料已經大規模的取代了金屬。目前塑料制件幾乎在工業、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里無處不在。塑料作為一種新的工程材料,發展勢頭極其迅猛,躋身于金屬、纖維材料和硅酸鹽三大材料之列。其仍在不斷的開發與應用,并且隨著成型工藝的不斷成熟與發展,大大促進了塑料成型模具的開發與制造。隨著新產品的不斷開發,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這就促進CAD/CAM/CAE技術的在模具行業中的應用。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電器模具應用越來越普遍,如何開發DVD相關結構的模具成為相關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本課題采用CAD/CAM/CAE技術完成2132front-P注射模設計模具的結構設計和模具設計,通過完成此次畢業設計的意義在于將我大學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性總結,提高我的專業實踐能力,通過對整個設計過程的實際操作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為將來在工作崗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電器模具應用越來越普遍,如何開發電器模具成為相關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本課題采用CAD/CAM/CAE技術完成電器旋鈕模具的結構設計和模具設計,通過完成此次畢業設計的意義在于將我大學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提高我的專業實踐能力,通過對整個設計過程的實際操作來發現解決問題,從而為將來在工作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二、課題關鍵問題及難點 該塑料制品選用的是ABS塑料,ABS是丙烯晴、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種單體的三元共聚物,ABS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耐熱性及耐化學腐蝕性;它具有優良的介電性能及成型加工性能等綜合的優良性能,且價格便宜,原料易得。ABS在比較寬廣的溫度范圍內具有較高的沖擊強度,熱變形溫度比PA、PVC高,尺寸穩定性好,收縮率在0.4%0.8%范圍內,若經玻纖增強后可以減少到0.2%0.4%,而且絕少出現塑后收縮。ABS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制品表面光潔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涂裝性和染色性,可電鍍成多種色澤。ABS尚具有良好的配混性,可與多種樹脂配混成合金(共混物),如PC/ABS、ABS/PC、ABS/PVC、PA/ABS、PBT/ABS等,使之具有新的性能和新的應用領域,ABS若與MMA摻混可制成透明ABS,透光率可達80%。ABS是吸水的塑料,于室溫下,24小時可吸收0.2%0.35%水分,雖然這種水分不至于對于機械性能構成重大影響,但注塑時若濕度超過0.3%,塑料表面會受大的影響,所以對ABS進行成型加工時,一定要事先干燥,而且干燥后的水分含量應小于0.3%。注塑成型時的主要缺陷為容易產生溢料飛邊、氣泡、熔接痕、燒焦及黑紋、光澤不良;采取相關的消除措施為增大注射壓力、提高模具溫度、加排氣槽、充分預干燥。結構上該塑件總體形狀為長方形,塑件壁厚均勻,邊緣過度圓滑。尺寸精度無特殊要求,右上方分布6個直徑為7mm的通孔,右下方對稱分布有4個6毫米的孔,同時還有幾處下沉的階梯結構,所以應設計抽芯機構。該塑件要求表面光澤,無飛邊、毛刺、縮孔、留痕。所以在成型時要注意控制成型溫度,澆注系統應緩慢散熱,冷卻速度不宜過快。三、文獻綜述 近年來,由于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穩定的增長,促進了我國模具工業的迅速發展壯大,因此,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或者相關的材料成型與控制專業已經成為我國國內具有優勢的熱門專業之一。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模具銷售額以年平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長,2006年模具銷售額達到720億元人民幣,居日本、美國之后第三位;模具出口突破了10億美元。我國模具生產廠、點達到了約3萬家,從業人員近100萬人。這些都說明我國模具工業有了相當的規模。期中,塑料模具在整個模具行業中約占30%左右。國內塑料模具市場對注塑模具需求量日益增長。專家普遍預測,在未來的模具市場中,塑料模具在模具總量中的比例將逐步提高,且發展速度將高于其他模具。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塑料模具行業的設計。大大的促進了我國注塑模具技術的發展。但是我國目前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模具加工的制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加工模具的復雜程度、 模具的使用壽命和制造周期等。所以,我們仍需不斷的努力奮斗,用我們國家人民的聰明才智去開發模具行業,使我國的模具設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逐漸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目前塑料模具主要分為種類很多,一般按照制品的成型材料性質可分為熱固性塑料膜和熱塑性塑料膜;按照產品的成型工藝劃分又可分為壓縮模、壓注模和注射模,其中注射模在塑料模具應用面中較為廣泛;還有按照模具裝卸方式分類、按照模具行腔數目分類、按照分型面特征分類等多種分類方式。 塑料產品成型材料有很多種,目前世界投入生產的大約有300多種,其中常用的有40余種。名稱多以其所有合成樹脂作為名稱來稱呼: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樹脂、氧樹脂,俗稱:電木(酚醛樹脂),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玻璃鋼(熱固性樹脂用玻璃纖維增強);英文名稱:尼龍(聚酰胺)PA 聚乙烯 PE 等。一般根據受熱后其性質不同可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 模具生產的過程一般包括:接受任務書(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制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收集整理有關制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數據,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幾何結構是否合理等;消化工藝數據,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確定成型方式,采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選擇成型設備,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確定模具類型,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于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其中有型腔的布置、分型面的確定、選擇頂出方式、確定澆注系統脫模方式、主要成型零部件計算等;繪制模具結構草圖為正式繪圖做準備;最后模具的校核,包括基本結構方面和設計圖紙方面6。 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我國模具工業的前進。CAD/CAM/CAE技術的日臻完善和在模具制造上的應用,使其在現代模具的制造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CAD/CAM/CAE技術已成為現代模具的制造的必然趨勢7。CAD/CAM/CAE計算機輔助設計、模擬與制造一體化, CAD/CAM/CAE一體化集成技術是現代模具制造中最先進、最合理的生產方式。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工程與制造系統,按設計好的模具零件分別編制該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是從設計到制造的一個必然過程??傊?CAD/CAM/CAE集成技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它已成為現代模具制造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并以科學合理的方法給模具制造者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的輔助工具。這技術的應用大大減少了設計師的工作量,節約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設計師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新產品的開發及創新上。參考文獻1 高軍,李熹平,高玉田,褚興榮. 注塑成型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2 葉久新,王群. 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3 伍先明,張蓉. 塑料模具設計指導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6.4 石富安,龔云表. 工程塑料手冊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3.5 塑料模具設計手冊編寫組. 塑料模設計手冊M. 第二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1999.6 唐志玉,李德群,徐佩弦. 塑料模具設計師指南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9.7 陳錫棟,周小玉. 實用模具技術手冊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8 詹友剛. ProE/ENGINEER 中文野火版5.0模具設計教程M. 第二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9 馮炳虎,韓泰榮,殷振海,蔣文森.模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1.10 王衛衛. 材料成型設備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四、方案擬定及進度安排一、產品基本要求分析二、根據CAD二維圖紙對設計模型進行Pro/E三維造型三、塑件材料選擇四、成型方法及其工藝的選擇五、注射機的選擇六、模具相關結構的設計七、成型零件的制造工藝分析設計八、模具材料的選擇九、模具工作過程分析十、繪制相關圖紙十一、編寫設計說明書十二、自選一個重要模具零件編制加工工藝路線,進行相關的計算,并編制加工工藝卡和工序卡。進度安排:1、3月1日 選取課題及編寫開題報告;2、3月2日 4月1日 英文論文翻譯;3、4月2日 5月4日 查詢相關資料,產品基本要求分析。根據CAD二維圖紙對設計模型進行Pro/E三維造型;4、5月5日 5月7日 塑件材料選擇、注射機的選擇、成型方法及其工藝的選擇;5、5月7日 5月20日 模具相關結構的設計;6、5月21日 5月23日 成型零件的制造工藝分析設計;7、5月24日 5月25日 整理設計說明書,按照學院得規范要求排版打印設計說明書; 7、5月26日 5月29日 準備答辯;8、6月1日 6月10日 上交畢業設計資料,評閱。指導教師批閱意見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注:可另附A4紙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期檢查表題目電器旋鈕CAD注射模設計學生姓名何楚星班級學號212070221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指導教師填寫學生開題情況已開題學生調研及查閱文獻情況已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原計劃有無調整無學生是否按計劃執行工作進度是學生是否能獨立完成工作任務能學生的英文翻譯情況較好學生每周接受指導的次數及時間3次,6小時畢業設計(論文)過程檢查記錄情況較好學生的工作態度在相應選項劃“”認真一般較差尚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主要問題:此塑件選用材料為ABS,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溢料飛邊、氣泡、熔接痕、燒焦及黑紋、光澤不良等問題。采取相關的消除措施:增大注射壓力、提高模具溫度、加排氣槽、充分預干燥。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系部意見:負責人簽字:年 月 日湖南工學院2011屆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評閱表系: 專業: 學生姓名學 號班 級專 業指導教師姓名課題名稱評語: 是否同意參加答辯:是 否指導教師評定成績分值: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評閱評語表題目電器旋鈕CAD注射模設計學生姓名何楚星班級學號212070221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評閱教師姓名職稱工作單位評分內容具 體 要 求總分評分開題情況調研論證能獨立查閱文獻資料及從事其他形式的調研,能較好地理解課題任務并提出實施方案,有分析整理各類信息并從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10外文翻譯摘要及外文資料翻譯準確,文字流暢,符合規定內容及字數要求。10設計質量論證、分析、設計、計算、結構、建模、實驗正確合理。35創新工作中有創新意識,有重大改進或獨特見解,有一定實用價值。10撰寫質量結構嚴謹,文字通順,用語符合技術規范,圖表清楚,書寫格式規范,符合規定字數要求。15綜合能力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發現與解決實際問題。20總評分評閱教師評閱意見評閱成績總評分20%評閱教師簽名日期2011屆畢業論文電器旋鈕CAD注射模設計 系 、 部: 機械工程系 學生姓名: 何楚星 指導教師: 李良喜 職稱 講師 專 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 級: 0702班 完成時間: 2011年5月28號 2摘 要對電器旋鈕注射模結構采用點澆口進料,采用一模四腔的模具結構, 材料采用流動性能中等的ABS塑料,通過對塑件的分析,注射機的選定,澆注系統的設計,成型零件的設計計算,脫模推出機構的設計,以及冷卻系統的設計和導向地位機構的設計,給出了生產電器旋鈕的一個實際參考設計生產流程。關鍵詞: ABS;一模四腔;側澆口;模具設計ABSTRACTTo Appliances knob injection mould structure adopts point runner feeding; Selected a mould for four cavity die structure, and selected the medium flow property ABS plastic for filling mold, improve the design compact and practical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lastic parts, injection machine selec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shunt way, Lord, molding parts design calculation of mechanism design, stripping out, and the cooling system design and guide mechanism design, status are given a production of Appliances knob actual reference desig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Keywords: ABS; Plastic cover shells; Injection mould; Mold design讀書筆記1 注射機:結構:包括注射裝置、合模裝置、液壓傳動和電氣控制系統。 分類:常見的三種分類方法如下: 1、臥式,立式,直角式。 2、通用型,專用型。 3、螺桿式,柱塞式。 注射機的技術參數: 1、額定注射量; 2、額定注射壓力; 3、額定鎖模力; 4、模具安裝尺寸; 5、開模行程等 。 注射機的規格目前世界上尚無同一的標準,我國常采用額定注射量來表示注射機的規格,如XS-ZY-125注射機即表示額定注射量為125cm3,其它字母的意義是:X指成型,S指塑料,Z指注射,Y指螺桿式注射機。該機具有兩側雙頂桿機械推出裝置的螺桿式臥式注射機,鎖模力900KN,模具的最大合模行程300mn,模具最大厚度300mm,最小厚度200mm,噴嘴直徑4mm,動、定模固定板尺寸428458。 注射機的選用: 1、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塑件和水口料總重小于額定注射量的80%。 2、最大鎖模力的校核: 脹型力小于額定鎖模力的80% 脹型力=制品投影面積A模具內壓P (模具內壓P通常取2040MPa。流動性好的塑料取20左右,流動性中等的塑料取30左右,流動性差的塑料取40左右.) 注射成型工藝過程 一、成型前的準備: 二、注射過程:加料-塑化注射保壓冷卻脫模。 塑件的后處理: 退火處理:目的是消除或減小內應力,提高制品表面韌性. 烘箱或液體介質(如熱水熱油等);退火溫度:塑件使用溫度+(1020)或塑件變形溫度(1020) 調濕處理:主要針對尼龍制品,用于消除內應力,達到吸濕平衡,以穩定尺寸。 熱水溫度:100120 。 注射成型工藝條件 溫度:主要指料筒溫度和模具溫度。 料溫太低不利于塑化,料溫太高,易導致塑件出飛邊,嚴重時將導致塑料發生降解。 噴嘴的溫度通常低于料筒的前段溫度,以避免“流涎”現象。 壓力:包括注射壓力,塑化壓力(即背壓)、保壓力和鎖模壓力。 塑件的尺寸越大,形狀越復雜,壁厚越薄,要求注射壓力越大。 流動性好的塑料及形狀簡單的塑件,注射壓力較??;玻璃化溫度及黏度都較大的塑料,應用較高的注射壓力。 模具或熔膠溫度較低時,宜用較大的注射壓力。 對于同一副模具,注射壓力越大,注射速度也越快。 成型周期: 完成一次注射成型工藝過程所需的時間,包括合模時間,注射時間,保壓時間,冷卻時間,開模時間,頂出時間及其它時間(如放嵌件,噴脫模劑等)。其中保壓時間和冷卻時間占的比例最大,有時可達80%。什么是塑料注射模? 塑料注射模一種可以重復地大批量地生產塑料零件或產品的一種生產工具。這種模具是靠成型零件在裝配后形成的一個或多個型腔,來成型制品所 需的形狀。 注射模的分類 :兩板模:又叫大水口模,單分型面模,應用最普遍。 三板模:又叫雙分型面模,細水口模,包括細水口模和簡化細水口模)。成品表面針點進膠或進膠點偏心。 無流道模:無水口料,可提高制品質量及縮短注塑周期等。 注射模的基本組成 一、結構件:包括模(胚)架板、支承柱、限位件等; 二、成型零件:包括內模,鑲件和行位等; 三、澆注系統: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及冷料穴; 四、導向定位系統:包括導柱導套和錐面定位結構; 五、頂出系統:包括頂針頂出,司筒頂出,推板頂出,氣動頂出,螺紋頂出及復合頂出等; 六、溫度控制系統:包括加熱和冷卻。 七、排氣系統:包括分模面排氣,鑲件排氣,頂針排氣和排氣針排氣等; 八、側向抽芯機構:包括斜導柱+滑塊抽芯,斜滑塊抽芯及斜頂等。 模具與注射機: 開模行程: 1、大水口模開模行程=H1+H2+(510) 2、細水口模開模行程=H1+H2+A+C+ (510) 注:H1制品需要推出的最小距離; H2制品及水口的高度; A細水口水口高度+30mm; C6至8mm。 注射模成型零件的設計 概念構成模具型腔部分的零件叫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和凸模),成型零件在港資廠又叫內模鑲件(包括前模鑲件和后模鑲件),在臺資廠又叫模仁(包括母模仁和公模仁)。 成型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確定分模線(Parting Line): 在有的廠又叫“帕拉線” 分模線就是將制品分為前模和后模二部分的分界線.分模線向模仁四周延拓就得到分模面. 模具中,能夠取出制品或水口的可分離的接觸面,叫分模面(或分型面). 確定分模面的一般原則:(共七點,這些是重點,要記住) 1、有利于脫模: (1)開模后膠件要留在有頂出機構的一側,通常為動模上; (2)有利于側面分型:使抽芯距離最短。 2、便于加工:能平面分模不斜面分模,能斜面分模不曲面分模。3、有利于保證塑件精度。4、便于嵌件安裝。5、保證外觀質量。6、分模面不得有尖角。7、斜面分?;蚯娣帜r,分模面要定位。排氣系統設計 概念: 1、進膠時將氣體及時排出;2、開模時將氣體引進。 困氣的后果: 1、塑件局部碳化燒焦;2、在壁厚處產生氣泡;3、產生熔接痕。 排氣方式: 1、分型面(包括開排氣槽);2、鑲件配合面; 3、頂針(或司筒)與后模鑲件的配合面;4、側抽芯排氣; 5、在困氣處加排氣針。 排氣系統設計要點: 1、排氣槽盡量開設在分型面上,并開設在型腔一側; 2、排氣槽盡量開設在料流末端,熔膠最后匯合處或塑件厚壁處; 3、對大型模具排氣槽方向盡量避開操作工人,若無法避開,可采用弧形或拐注射模澆注系統 1、大水口澆注系統:膠件和水口從同一分模面取出。 2、細水口澆注系統:膠件和水口從不同分模面取出。 3、無流道:在工作過程中流道一直處于融熔狀態。 澆注系統組成: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及冷料穴。 澆注系統的設計原則: 1、保證塑件外觀和內部質量; 2、提高成型速度縮短成型周期。 主流道:澆口套(唧嘴)內的流道。 1、大水口唧嘴及主流道設計,澆口套規格,拉料桿; 2、細水口唧嘴及主流道設計 3、主流道的位置應盡量與模具中心重合。 分流道:連接主流道與澆口的熔膠通道。 設計分流道必須考慮的因素: 1、制品的形狀,壁厚及內在外觀質量要求; 2、塑料的流動性; 3、是否要自動化啤塑。 分流道設計的一般要求: 1. 分流道的長度應盡量短,截面尺寸應盡可能小,轉角處最好圓弧過渡; 2 分流道較長時,末端應設冷料井和排氣槽; 3. 一模多腔的分流道截面積應有所不同。 分流道的截面形狀(見圖) A. 圓形(流道效率最高) 梯形方形 半圓形 (流道效率最低) 分流道的布置 1、按特性分為平衡布置和非平衡布置。 2、按排位的形狀分為O形,H形,X形和S形。 加輔助流道的場合: 1、有鍍鉻,二次注射等后續工序。 2、輔助流道可以改善制品成型質量。 3、方便包裝。 4、為使塑件留于后模。 分流道拉料桿和冷料穴 1、大水口拉料桿 2、細水口 3、推板模 澆口的設計:連接分流道與型腔之間的一段細短通道。 澆口的作用: 1、調節及控制料流速度,防止倒流; 2、熔膠經過澆口時,會因剪切及擠壓而升溫,有利于填充; 澆口設計要點:1、澆口數量盡可能少 2、澆口位置: A、不能影響制品外觀。 B、距型腔各部位距離盡量相等。 C、澆口應對著型腔寬暢部位,便于補縮和走膠; D、應避免沖針或直接沖擊薄弱鑲件及沖骨位(易粘模) E、應減少熔接痕,或使熔接痕產生于制品的不重要表面及非薄弱部位; F、澆口位置應有利于模具排氣。 G、澆口要便于切除. 澆口的分類: 1、側澆口(又叫大水口,普通澆口) 優點:加工易,修正易; 缺點:(1)去除澆口麻煩且留下明顯痕跡。 (2)位置受到一定的限制。 2、潛伏式澆口: (1)優點:位置較靈活;澆口可自動脫落;既可以潛前模,又可以潛后模。 (2)缺點:適合彈性好的塑料,質脆的塑料不宜選用。 (3)潛伏式澆口重要參數:(見圖) (4)圓弧形(牛角)潛澆口。見圖。 3、點澆口(又叫細水口):常用于三板模和無流道模.熔膠可由型腔任何位置,一點或多點地進入型腔。 優點:(1)位置有較大的自由度; (2)澆口可自行脫落,留痕??; (3)對桶形、殼形、盒形制品及面 積較大的平板類膠件非常適用; (4)澆口附近殘余應力小。 缺點:(1)注射壓力損失較大;(2)模具結構較復雜。重要參數。見圖。 4、直接澆口:用于大而深的桶形、盒形及殼形制品。 5、扇形澆口:適用于平板類、殼形或盒形制品。 注:以下筆記主要來源于以下文獻:1許發樾 實用模具設計與制造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42葉久新,王群 塑料塑件成型及模具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113塑料模設計手冊編寫組,塑料模設計手冊第2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84葉久新,王群 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85 伍先明 張蓉 楊軍 周志冰 塑料模具設計指導M.(第2版).2010.46中國標準出版社. 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匯編沖壓模具卷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8.127馮炳堯,韓泰榮,蔣文森.模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8.68唐志玉 塑料模具設計師指南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9.69 詹友剛 模具設計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M.2010.810韓玉龍 Pro/E wildfire 3.0 零件設計專業教程M.2006.1011劉朝儒 機械制圖 高等教育出版社M.(第四版).2001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管理規定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為了做好此項工作,特制定本規定。第二章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組織管理第二條全校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在主管校長統一領導下,由教務處、系部、教研室分級落實完成。第三條教務處負責全校畢業設計(論文)的宏觀組織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一)制定全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管理的有關政策、制度和規定。(二)負責年度畢業設計(論文)經費的分配與管理。(三)負責有關畢業設計(論文)文件、表格等材料的公布與下發。(四)加強與系部的聯系和協調,解決系部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五)全校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總結。(六)編印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摘要匯編。(七)組織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的教學研究和改革。第四條各系部負責本系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全過程管理。其主要職責是:(一)貫徹落實學校有關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規定和部署,根據本系各專業培養計劃,擬定本系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計劃和實施細則。(二)向本系的各教研室布置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任務,檢查場地、試驗條件等準備情況,對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資格審核并進行動員,公布畢業設計(論文)有關規定和標準。(三)按照指導教師的條件,對指導教師資格進行審核。對首次指導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師,要求試做并對試做情況進行驗收。(四)審定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填寫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題目落實統計表,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備案。(五)負責檢查各教研室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六)組織本系答辯工作,成立各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七)對本系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書面總結,填寫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統計分析表,報送教務處實踐教學科備案。(八)檢查落實畢業設計(論文)全部材料的歸檔工作。第五條教研室負責本專業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實施。其主要職責是:(一)貫徹執行校、系兩級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管理的規定。(二)根據選題原則審查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將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申請表報系審核。(三)召開指導教師會議,就指導要求、進度安排、評閱標準等統一認識和要求。(四)確定學生分組名單,組織指導教師向學生下達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檢查任務書填寫情況。(五)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動員,組織學習本規定,明確職責和要求。(六)檢查畢業設計(論文)的進度和質量,考核指導教師的工作,組織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加強對學生的學風教育。(七)進行本室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總結。(八)將畢業設計(論文)材料匯總并按規定歸檔。第三章畢業設計(論文)的主要任務與基本要求第六條畢業設計(論文)的基本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中,指導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進行以下方面的能力培養:(一)調查研究、文獻檢索與閱讀的能力。(二)方案論證、分析比較的能力。(三)儀器設備的安裝調試及試驗數據的測試與分析處理的能力。(四)設計、計算與繪圖的能力,包括使用計算機的能力。(五)技術經濟分析能力。(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七)撰寫報告(論文)的能力。(八)外語文獻閱讀翻譯能力。第七條 設計類題目可分為工程設計、電氣信息類專業硬件設計、軟件工程等多個方面,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是:(一)工程設計類題目的學生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一項給定的設計任務,進行調查研究,選定合理的設計方案,進行必要的試驗、測試和研究工作,正確繪制工程設計圖紙,編寫符合要求的設計說明書,翻譯與題目有關的外文資料。指導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養成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學生在設計工作中,應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分析與解決給定的工程問題。要力爭做到設計內容的科學性、設計思想的新穎性、設計表述的規范性和設計過程的綜合性。(二)電氣信息類專業硬件設計題目的學生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系統或模塊的設計任務,側重于硬件開發能力的培養,硬件設計符合原理表示、線路圖紙和工藝要求的各種規范,制定系統(模塊)的測試方法,并根據完整的測試數據對系統(模塊)的性能指標做出分析和評價,寫出設計說明書、測試分析報告、項目開發總結(可包含在設計說明書中),翻譯與題目有關的外文資料。(三)軟件工程類題目要進行計算機軟件的籌劃、研制和實現等工作。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側重于軟件開發能力的培養,按照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設計、實現、測試、運行與維護的軟件開發過程,編制源程序并調試通過,寫出設計說明書、使用說明書、測試分析報告、項目開發總結(可包含在設計說明書中),翻譯與題目有關的外文資料。第八條論文類題目可分為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兩個方面,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是:畢業論文是學生畢業前提交的具有一定理論與實際價值的學術論文,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從事系統的科學研究的初步嘗試。學生接受或選擇論文題目后,進行調查研究,廣泛收集資料,自然科學研究題目要進行試驗,撰寫符合要求的畢業論文,翻譯與題目有關的外文資料。指導教師應使學生養成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學生在撰寫論文中,應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分析試驗結果或各種實際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要力爭做到論文內容的學術性、研究方法和表述的科學性、研究結論的創新性。第四章 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量第九條統一要求:按任務書要求完成規定的任務,撰寫設計說明書(論文),寫出不少于400字的中文摘要;至少翻譯一篇本專業外文文獻(10000個以上印刷符號),并附譯文。外語專業按本學院的要求撰寫論文。第十條工程設計類:學生需完成不少于3張零號圖紙的結構設計圖、裝配圖和零件圖,其中應包含一張以上用計算機繪制的具有中等難度的1號圖紙,同時至少有折合1號圖幅以上的圖紙用手工繪制,查閱到10篇以上與題目相關的文獻,按要求格式獨立撰寫不少于12000字的設計說明書。第十一條電氣信息類專業硬件設計類:用計算機繪制原理圖和制版圖,搭出試驗或正式電路并調試通過,編寫相應的開發程序,查閱到10篇以上與題目相關的文獻,獨立撰寫不少于12000字的設計說明書。第十二條 軟件工程類:按照軟件開發過程,編制源程序并調試通過,查閱到15篇以上與題目相關的文獻,按要求格式獨立撰寫不少于12000字的設計說明書、使用說明書、測試分析報告、項目開發總結(可包含在設計說明書中)。第十三條論文類:查閱到15篇以上與題目相關的文獻,按要求格式獨立撰寫不少于15000字的論文,文中圖表需用計算機繪制。第五章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第十四條選題原則如下:(一)符合本專業培養目標,滿足教學基本要求,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全面訓練,有利于鞏固、深化和擴大所學知識。(二)在基本滿足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面向經濟建設,結合生產、科研、實驗室建設等任務進行,促進產學研結合體制的建立。(三)題目以中、小型為主,份量和難度要適當,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經過努力能夠完成任務,并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較大的提高。(四)畢業設計(論文)課題原則上一人一題,由多個學生共同參加的團隊課題,按團隊畢業設計(論文)補充規定執行,鼓勵有科研項目的指導教師申報團隊課題。第十五條不宜安排的題目如下:(一)偏離本專業所學基本知識。(二)范圍過窄,達不到全面訓練的目的。(三)屬本科生難以勝任的高新技術。(四)畢業設計(論文)期間難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階段成果。第十六條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由指導教師提出,一般在第四學年第一學期的后4周填寫“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申請表”,經教研室討論審定后交所在系。教研室至少在畢業實習開始前2周向學生公布題目。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可以自選題目,也可采取學生自選與教師分配相結合的辦法確定,以利于更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分組確定后,由指導教師認真填寫“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教研室主任審查、簽字后,最遲在畢業實習前發到學生手里。第十七條 為了保證畢業設計(論文)的嚴肅性,題目落實后一般不再變動。第六章指導教師第十八條指導教師應具有講師及以上職稱,指導學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8人。首次指導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師,必須進行試做并經過驗收合格,才能具備指導教師資格(具體操作由系部實施),評閱教師必須具備博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指導教師實行導師制,新生進校即可提出申請選定指導教師。第十九條特殊情況需聘請外單位人員進行指導的,需經系主管領導審查同意,報教務處批準。如果受聘人員沒有指導過畢業設計(論文),要進行試做,合格后取得指導資格。第二十條 為確保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指導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指導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每周不應少于5小時。在畢業設計期間,指導教師原則上不外出。凡因病、因事、因公請假在三天以內者,經教研室主任批準;超過三天在二周內者,經教研室主任、主管教學的系主管領導同意;超過二周者,除按學校請假手續報批外,還須報教務處審核,更換指導教師。凡第二次請假,必須經教研室主任、系主管領導批準。教師請假獲準后,教研室要安排題目相近的教師負責對學生進行指導。(確因公事不能在規定時間返回,可通過電子郵件聯系、指導學生)第二十一條指導教師的職責是:(一)選擇題目,進行必需的先期準備,詳細填寫任務書。(二)審定學生撰寫的開題報告和擬定的設計(論文)方案,批改設計說明書(論文)、設計圖紙、外語譯文。(三)全面了解所指導學生的情況,使學生明確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的要求、難點和基本過程。(四)定期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質量,按時進行答疑與指導。注意抓好文獻資料查閱、方案選擇及論證、論文大綱等關鍵環節的指導。(五)重視對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設計思想、設計方法、試驗和數據處理方法的指導,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啟發學生的創造性。(六)指導學生正確撰寫畢業設計說明書或畢業論文。(七)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八)對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成果進行詳細、全面的審核,對學生進行答辯資格預審,給所指導的學生評出合理的審閱成績,并在答辯前交答辯委員會。(九)參加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認真做好記錄,評出其他學生的答辯成績。(十)收齊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全部資料、成果,交系部統一保存。第七章學生資格認定第二十二條為了規范彈性學制下的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管理,本科生參加畢業設計(論文)必須經過資格認定。第二十三條到第七學期期末若尚有12學分以上的課程必須重修或不及格課程達到4門的本科生(不包括英語四級未通過者),不能參加畢業設計(論文)。第二十四條在每屆畢業設計(論文)開始之前,各系負責統計不具備畢業設計(論文)資格的學生名單和必須重修的課程名稱及學分數,審查核準后報教務處備案并通知學生本人。第二十五條凡未通過資格認定不能參加畢業設計(論文)的本科生,在延長學制期間,經所在系認定具備資格后,可以參加下一輪畢業設計(論文)。第八章學生職責第二十六條 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勤于實踐,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書規定任務。第二十七條尊敬老師,團結互助,虛心接受教師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第二十八條 獨立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不弄虛作假,不抄襲別人的成果。第二十九條 嚴格遵守紀律,在指導教師指定地點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因事、因病離崗,應事先向指導教師請假,否則作為曠課處理。凡隨機抽查三次不到者,評分降低一級;曠課5天以上者,取消答辯資格,按“不及格”成績處理。畢業設計(論文)“不及格”者,不能畢業,可以安排時間補做。第三十條節約材料,愛護儀器設備,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實驗室有關規章制度。為確保安全,離開工作現場前應及時關閉電源、水源。第三十一條熱愛勞動,定期打掃衛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杜絕一切影響工作場所正常秩序的行為。第三十二條畢業設計(論文)成果、資料應及時交指導教師收存,學生不得擅自帶離學校。經指導教師推薦可作為論文發表。第九章時間與地點第三十三條畢業設計(論文)按照培養計劃規定的時間執行,其中結合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安排學生實習或調研時間不少于4周。第三十四條畢業設計(論文)一般在校內進行,場所由教務處與各系協商安排。第十章設計說明書(論文)的內容與要求第三十五條畢業設計說明書(論文)的內容一般依次由以下部分組成:封面、任務書、開題報告、指導教師評審表、評閱教師評閱表、答辯資格評審表(表格統一學校格式)、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錄、(符號說明)、前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致謝、(附錄)。畢業設計說明書(論文)內容一律采用計算機編輯。寫作形式可因設計題目的性質不同而變化,設計說明書通??砂ㄔO計任務、設計的意義與作用、設計方案選擇和計算、主要零件的受力分析和強度校核、經濟技術分析等;工程技術研究類論文通??砂ㄔ囼灧桨?、試驗裝置、試驗方法、經過整理加工的試驗結果分析和討論、與理論計算結果的比較以及本研究方法與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較等;電氣信息類專業硬件設計類及非工學專業論文由系自行制定內容要求。第三十六條畢業設計說明書(論文)應采用漢語(外語專業用外語)撰寫。要求內容層次分明、文理通順、數據可靠、文字簡練、說明透徹、立論正確、推理嚴謹。每個學生應按時完成論文報告(設計說明書),并裝訂好交給指導教師及評閱教師審閱。第十一章 設計說明書(論文)、圖紙的審閱和評閱第三十七條指導教師要及時、仔細地審閱學生的設計說明書(論文)和圖紙,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在認真修改后交指導教師復審,然后交答辯委員會指定的教師評閱。指導教師應認真填寫指導教師評語和評分意見。第三十八條 評閱教師應認真填寫評閱教師評語和評分意見,在答辯開始前交到答辯委員會。第十二章答辯和評分第三十九條基本答辯方式如下:(一)以專業(方向)為單位成立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2人。委員會下設若干答辯小組,每組不少于4人。各專業可聘請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教師參加答辯。(二)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答辯應嚴格要求,保證質量。答辯前,答辯小組的教師審查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說明書和圖紙,擬出答辯提綱。(三)答辯小組應指定一名教師做好答辯紀錄、整理小組意見和學生成績。(四)答辯小組在審閱畢業設計(論文)的基礎上,結合答辯質量、指導教師和評閱教師評語,寫出答辯小組意見;按量化考核方法得出成績,送交答辯委員會審定。(五)答辯紀錄統一交教研室保存。第四十條除基本答辯方式外,各系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爭優答辯、特殊答辯、典型答辯、公開答辯和在一個院系的范圍內按題目類型分組答辯等不同形式。爭優答辯由學生提出申請,指導教師推薦,答辯委員會負責組織全專業指導教師參加;特殊答辯由各系和教務處確定名單,在畢業設計開始前公布,實行動態管理,第一次確定為參加特殊答辯的學生,如果在畢業設計過程中表現好,可免于參加特殊答辯,其他學生如果畢業設計做得較差,可確定其參加特殊答辯,最后確定參加特殊答辯的學生名單在畢業設計結束前兩周公布;典型答辯是為了分組后有統一的打分標準,防止出現人為的系統誤差;公開答辯在系內進行;按題目類型分組答辯適用于專業相近的系,在相近專業之間按題目類型分成若干答辯小組。第四十一條 答辯成績采用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級記分制,評定成績要防止偏寬、偏嚴的傾向,成績評定方法按量化考核方案進行。各專業的優秀、良好的學生人數一般不超過畢業生人數的55%,其中優秀控制在20%以內。第四十二條評分標準如下:(一)優秀(90分以上)1、全面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任務、工作量較大,畢業設計(論文)質量高、方案正確、數據可靠,分析深人,論文觀點和結論正確,論據充分。2、基礎理論扎實,能綜合運用學過的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有一定的個人見解或獨創。3、動手能力強,試驗技能好,自學能力強。4、圖紙、說明書(論文)質量高,書面表達能力好,書寫繪圖工整,文理通順。5、在規定的答辯時間內口頭表達能力較好,論證清楚,回答問題正確。(二)良好(8089分)1、完成規定的工作量,設計(論文)質量好、方案正確、數據可靠,分析比較深人,結論正確,論據充分。2、基礎理論較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3、具有較好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4、圖紙、說明書質量較高,書寫繪圖工整,文理通順。5、在答辯中概念清楚,回答問題正確。(三)中等(7079分)1、完成規定的工作量,設計(論文)質量好、方案基本正確,有必要的分析。2、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3、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4、圖紙、說明書符合要求,質量一般。5、在答辯中概念較清楚,主要問題回答正確。(四)及格(6069分)1、完成了畢業設計(論文)最低限度的工作量,達到了畢業設計(論文)的最基本要求,但分析不夠深入。2、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但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差距。3、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不夠強。4、圖紙、說明書質量合格,或有錯誤,但不是原則性的。5、在答辯中概念基本清楚,主要問題回答基本正確。(五)不及格(59分以下)有下列之一者,評為不及格:1、沒有完成任務書所規定的最低限度的工作量。2、工作態度馬虎,圖紙、說明書或論文潦草,未達到畢業設計(論文)的基本要求。3、缺乏必要的理論基礎和技術專業知識,動手能力或試驗技能差。4、設計圖紙、說明書或論文結論有嚴重錯誤。5、在答辯中概念模糊,主要問題回答錯誤。6、經常缺勤,嚴重違反紀律。第四十三條學校鼓勵系舉辦畢業設計(論文)成果展等項活動。第十三章畢業設計(論文)檔案材料的管理第四十四條各系部負責有關畢業設計(論文)的各種檔案材料的歸檔管理,保證有關畢業設計(論文)的檔案材料的完整齊全。第四十五條檔案材料主要包括:(一)系部畢業設計(論文)實施細則。(二)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申請表。(三)畢業設計(論文)題目落實統計表。(四)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教學檢查表。(五)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資料袋,其中包含 :1、畢業設計說明書或畢業論文(含任務書,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報告、論文主體);2、指導教師審閱表;3、評閱教師評閱表;4、答辯資格審查表(一式兩份,其中一份存入學生檔案);5、答辯小組意見及綜合成績評定(一式兩份,其中一份存入學生檔案);6、外文資料譯文(打?。?;7、附圖(工程圖紙應用計算機打?。?;8、畢業設計說明書(論文)電子文檔;9、其它。(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記錄本。(七)系答辯工作安排和答辯委員會名單。(八)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推薦匯總表。(九)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摘要匯編。(十)畢業設計(論文)統計分析表。(十一)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總結。(十二)其它。第四十六條需要報送教務處的檔案材料主要包括:(一)題目統計報送:畢業設計(論文)題目落實之后,各院系應填寫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題目落實統計表,于每學年第一學期末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二)中期檢查報送: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期,各系填寫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表,并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三)成績報送: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結束后三天內,將學生成績報送教務處教務科。(四)優秀論文摘要報送:各院系按4%的比例推薦本科生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摘要,并填寫湖南工學院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推薦匯總表,于答辯結束后兩周內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五)總結報送: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結束后,各系填寫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統計分析表,于學期末交教務處實踐教學科。(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資料袋。第十四章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管理第四十七條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中應進行階段檢查,分別為:(一)前期:各教研室重點檢查指導教師工作的基本情況,進行畢業設計(論文)所必需的條件是否具備,題目安排是否合理,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是否下達到每一個學生。(二)中期:各系組織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重點檢查學風、工作進度、教師指導情況及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各系應有書面檢查記錄,教務處將通過不同方式了解各院系中期檢查情況,協助解決有關問題。(三)后期:組織畢業設計(論文)的答辯與評分。第四十八條各系和教研室要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管理,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安排好各個環節的銜接,利用好現有的試驗條件,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收獲;同時要注意及時了解進度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保證畢業設計(論文)順利進行。在畢業設計(論文)進行中和答辯后,要建立順暢的收集意見渠道,多聽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及時改進工作。第十五章 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程序第四十九條各系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七至八學期進行(延長學制的學生除外),工作程序見下表:工作程序及要求參考時間前期準備階段1.指導教師填寫“題目申請表”,由各教研室審查和系審批,確定題目和指導教師。第7學期后4周2.各系按專業公布題目,組織學生報名,填寫“題目落實統計表”畢業實習前2周3.指導教師填寫“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經教研室審查簽字后下達給學生。畢業實習前4.各系做好指導教師、學生和有關人員的思想動員工作,公布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要求及評分標準等有關規定,并檢查任務書下達情況。畢業設計(論文)環節各項工作準備就緒。畢業設計(論文)前1周中期指導檢查階段5.畢業設計(論文)環節正式運行。指導教師開始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做開題報告(可選),各系組織檢查開題情況。畢業設計(論文)開始周6.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各系隨時了解、檢查畢業設計(論文)的進展情況,及時協調處理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畢業設計(論文)期間7.各系組織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并填寫“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表”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畢業設計(論文)中期8.各系組織成立以專業為單位的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將答辯委員會名單報教務處。答辯前4周9.各系組織指導教師評審畢業設計(論文),評閱教師評閱畢業設計(論文),并填寫相應評分表。答辯前1周10.各系審查學生答辯資格后組織答辯,填寫“答辯意見及答辯成績”和畢業設計(論文)總成績,答辯結束后三天內,將學生成績報送教務處教務科。答辯周后期總結階段11.各系按4%的比例推薦本科生優秀畢業設計(論文),并將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摘要和“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推薦匯總表”,報送教務處實踐教學科。答辯結束后2周12.各系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總結,填寫各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統計分析表”,并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第8學期末13.依照規定將畢業設計(論文)所有檔案材料歸檔。第8學期末第十六章教師指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量計算方法 第五十條 任務含量:畢業設計或論文準備、擬題、開題、集中講授、指導、評閱設計或論文、評分以及編制任務書、指導書、總結等其他教學基本文件編寫。指導教師計算公式:標準學時學生人數設計周數1.5評閱教師計算公式:標準學時=學生人數0.5第十七章附則第五十一條各系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備案。第五十二條本規定中“以上”、“以下”均含本數。第五十三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第五十四條本規定解釋權歸教務處。第五十五條 本科生團隊畢業設計(論文)補充規定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通過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的實踐,從中獲得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其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綜合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學校為了促進團隊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開展,更有效、持續地開展這項工作,并鼓勵學生及教師積極申報跨專業、跨學科的團隊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特作如下補充規定。一、 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界定1. 凡專業內學生三人以上(含三人)合作的團隊;跨專業學生三人以上(含三人)合作的團隊;跨學科學生三人以上(含三人)合作的團隊。原則上學生不超過五人,視課題大小而定。2. 團隊課題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由若干子課題組成,每個學生各自承擔一個分解的子課題(即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完成的工作內容和要求),每個學生都有指導教師給予指導。團隊指導教師原則上二人以上。二、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的要求及規定1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教師必須組成指導小組,小組負責人負責整體工作,各指導教師有具體分工。2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由學院或教師自行組織,由幾個學院共同合作的跨學科、跨專業組成的團隊可以請學校出面協調。3團隊成員要有協作精神,應經常交流和討論,獨立完成各自的子課題。4團隊負責人在畢業設計(論文)開始前,填寫好湖南工學院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團隊申請表,相關學院要簽署意見,并在執行過程中要給予場地設備等支持。申請表報送教務處實踐教學科審核、備查。5各團隊要有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的計劃任務書,要做好團隊畢業設計(論文)進程記錄,做到有總課題的計劃、方案及團隊畢業設計(論文)完成后的總報告,總報告在下任務的時候由團隊負責人明確指定一名學生撰寫。6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由團隊指導小組負責人所在的學院組織(含團隊成員的子課題答辯)。團隊答辯內容包括總報告和各子課題,評分標準中除原來的內容外,還需增加團隊協作性和整體質量評分欄。7團隊畢業設計(論文)資料收集:所有團隊資料單獨存檔;除學生個人規定的資料外,團隊整體資料還要增加團隊任務書,團隊進程記錄及團隊論文答辯記錄;團隊畢業設計(論文)資料由團隊負責人所在學院整理、歸檔。8學校將單獨評選優秀團隊畢業設計(論文)和優秀指導教師,獲獎者將給予相應的獎勵。優秀團隊畢業設計(論文)的申報由團隊負責人所在學院完成。9為促進團隊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的開展,學校將給予團隊指導教師負責人一個畢業設計工作業績點的補貼。附件一畢業設計(論文)撰寫規范一、畢業設計(論文)內容的要求畢業設計(論文)應包含以下幾部分內容:設計題目、摘要和關鍵詞、目錄、正文、結束語、致謝、參考文獻、附錄等。1.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應簡短、明確,通過題目把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專業特點概括出來。題目字數要適當,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如果有些細節必須放進題目,為避免冗長,可以將題目與副標題分列,把細節放在副標題里。2. 摘要和關鍵詞(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摘要應反映畢業設計(論文)的精華,概括地闡述課題研究的基本觀點、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結論。摘要字數要適當,中文摘要一般以400字為宜。關鍵詞是直接選自題目和內容中具有實質意義、作為標引和檢索文獻主要概念的名詞或詞組。關鍵詞的個數一般取5個左右。3. 目錄目錄是畢業設計(論文)的篇章名目,要按順序寫清楚畢業設計(論文)構成部分的名稱和正文中的小標題,并在每一個標題后面注明頁碼。4. 正文正文為畢業設計(論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理論分析、數據資料、實驗方法、結果、本人的論點和結論等內容,還要附有各種有關的圖表、照片、公式等。要求理論正確、邏輯清楚、層次分明、文字流暢、數據真實可靠,公式推導和計算結果無誤,圖表繪制要少而精。5. 結束語結束語是對主體的最終結論,應準確、完整、精煉。闡述作者創造性工作在本研究領域的地位和作用,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給予客觀的說明,也可提出進一步的設想。6. 致謝致謝通常以簡短的文字對在課題研究與設計撰寫過程中給予幫助的單位、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和其他人員表示自己的謝意。7.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畢業設計(論文)中引用文獻出處的目錄表,在論文中引用參考文獻時,引出處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阿拉伯數字編排的序號(必須與參考文獻一致)。參考文獻應列出主要參考書和文獻資料的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或期刊名稱、以及出版時間或期刊的卷數、期數、頁碼等。8. 附錄附錄是作為學位論文主體的補充,包括下列內容:(1)正文中過于冗長的公式推導;(2)為讀者閱讀方便所需要的輔助性的數學工作或帶有重復性的圖表;(3)由于過分冗長而不宜在正文中出現的計算機程序清單;(4)對于一般讀者并非必要閱讀,但對本專業同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5)附錄編于正文后,與正文連續編頁碼,每一附錄均另頁起;(6)附錄依次用大寫正體A,B,C編序號,黑體,三號。如:附錄A;(7)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與正文分開,用阿拉伯數字另行編序號,注意在數碼前冠以附錄的序碼。如:圖A1;表B2;式(C-3);文獻D5。二、畢業設計(論文)的書寫(見說明書模板)三.畢業設計(論文)裝訂順序1、封面2、任務書;3、開題報告;4、中期檢查表;5、指導教師審閱表;6、評閱教師評閱表;7、答辯資格審查表;8、答辯小組意見及綜合成績評定9、設計主體部分(摘要和關鍵詞、目錄、正文、結束語、致謝、參考文獻、附錄等);10、封底11、外文翻譯完成10000印刷符號以上的外文翻譯。用A4紙打印,單獨裝訂200 屆畢業設計說明書模板題 目系 、 部: 學生姓名: 指導教師: 職稱 專 業: 班 級: 完成時間: 摘 要(三號,黑體,居中,字間空兩格字符)(空二行換行)空4格打印摘要內容(小四號宋體,行距20)。關鍵詞 : (摘要內容后下空一行打印“關鍵詞”三字(小四號黑體),其后為關鍵詞(小四號宋體),每一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ABSTRACT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內容。摘要內容每段開頭留四個空字符。摘要內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其后為關鍵詞用小寫字母,每一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Key words aaa;bbb; ccc目 錄(3號,黑體,居中)(空1行,以小4號黑體設置字體及大小,行間距22、字間距標準)1 XXXXXX 1.1 XXXXXX 1.2 XXXXXX2 XXXXXX 2.1 XXXXXX 2.2 XXXXXX參考文獻.致謝附錄正文1 (小3號,黑體,行距30)(空2行)1.1 XXXXXX (4號,黑體,左起,行距30)1.1.1 XXXXXX(小4號,黑體,左起,行距26)(1) XXXXXX(小4號,黑體,左起,行距20)(一般不設四級標題,如確屬需要,第四層次不單獨占行書寫)正文:空4格左起以小四號宋體打印正文,行距20。注:1、表格:按章順序編號,表內必須按規定的符號標注單位。(1)統一使用三線表,頂線、底線為1 磅實線,中間線為1磅實線。(2)每個表格都有中文表序和表名。全文的表格連續排序,如“表1”、“表2”。表序與表名之間空一字寬,表名不允許使用標點符號。表序與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排寫,中文用黑體五號字。表中內容采用宋體五號字。表格下頁接寫時,表題可省略,表頭應重復寫,并在右上方寫續表(黑體五號字)。(3)表頭中可采用化學符號或物理量符號。全表如用同一單位,將單位符號移到表頭右上角,加圓括號。數字空缺的格內加“”字線(占1個字寬)。表內文字和數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時,不允許用“”、“同上”之類的寫法。數據的精確程度由各學院根據自身學科特點統一規定。表中項目注釋可在該項目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加半邊括號標出,相關項目在表下用文字注釋。(4)畢業論文(設計)“表”的樣式:表1 不同濃縮技術終產品主要品質分析(五號黑體)(五號Times New Roman)樣 品 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堿(%) 固形物(%)原始樣1) 19.01 2.07 6.21 (下頁接寫時:) 續表1樣 品 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堿(%) 固形物(%)微濾樣 21.91 2.23 6.50 07.92注:(中文注釋)1)。(Notes)1)2、圖(1)插圖與其圖題為一個整體,不得拆開排寫于兩頁。插圖應編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圖處的該頁空白不夠時,則可將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寫,將圖移到次頁最前面。(2)每個圖的圖題均有文字說明。全文的圖連續排序,如“圖1”、“圖2”。圖名在圖序之后空一字寬排寫,置于圖下方居中處,用黑體五號字。圖中各項文字說明置于圖題之上(有分圖題者,置于分圖題之上),采用宋體小五號字。引用圖應說明出處,在圖題右上角加引用文獻編號“”。(3)畢業論文(設計)“圖”的樣式:圖1 霉菌菌株R1的菌絲(五號黑體) 3、名詞縮寫使用外文縮寫代替某一名詞術語時,首次出現應在括號內注明含義,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計算機中央處理器)。4、公式公式應另起一行書寫,一行寫不完的長公式,最好在等號處或在運算符號處轉行。全文連續排序,編號用(1)、(2)表示,示于公式行末右端,如“(1)”。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時,應寫成“由公式()可見”。參考文獻(三號、黑體、居中)(標題下空一行,以小四號宋體打印參考文獻。行距20)參考文獻格式示例:1 專著著錄格式序號著者.書名.版本(第一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例:孫家廣,楊長青.計算機圖形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2628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例: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2 期刊著錄格式序號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例:3李旭東,宗光華,畢樹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機器人視覺系統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2,28(3):249252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3論文集著錄格式序號作者.題名A.見(英文用In):主編.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例:張佐光,張曉宏,仲偉虹,等.多相混雜纖維復合材料拉伸行為分析見:張為民編.第九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6.410416例: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 In: 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 Berlin: Springer-Verlag,1987.2692984 學位論文著錄格式序號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例:6金 宏.導航系統的精度及容錯性能的研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控制系,19985 科技報告著錄格式序號作者.題名.報告題名及編號,出版年例: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6 國際或國家標準著錄格式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例:8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7 專利著錄格式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例:9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中國專利:881056073,1989-07-068 電子文獻著錄格式序號作者.題名電子文獻/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10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http:/www.cajcd.edu.cn/pub/wm1.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說明: 參考文獻應是公開出版物,按在論著中出現的先后用阿拉伯數字連續排序. 參考文獻中外國人名書寫時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稱,名可縮寫為首字母(大寫),不加縮寫點(見例2). 參考文獻中作者為3人或少于3人應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見例3). 在著錄中文參考文獻時應提供英文著錄,見例、例3. 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見表1,電子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見表2.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為: 磁帶MT, 磁盤DK, 光盤CD,聯機網絡OL.表1 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標識參考文獻類型專著論文集報紙文章期刊文章學位論文報告標準專利文獻類型標識MCNJDRSP表2 電子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電子參考文獻類型數據庫計算機程序電子公告電子文獻類型標識DBCPEB致 謝(三號、黑體、居中)(空2行,換行后以小四號宋體打印正文,行距20)附 錄(三號、黑體、居中)(附錄下空2行,換行后打印以下內容)附表二湖南工學院20 屆畢業設計(論文)課題任務書系: 專業: 指導教師學生姓名課題名稱內容及任務擬達到的要求或技術指標進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內容備注主要參考資料教研室意見年 月 日系主管領導意見年 月 日附表三湖南工學院20 屆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評閱表系: 專業: 學生姓名學 號班 級專 業指導教師姓名課題名稱評語:(包括以下方面,學習態度、工作量完成情況、材料的完整性和規范性;檢索和利用文獻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學術水平或設計水平、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否同意參加答辯:是 否指導教師評定成績分值: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附表四湖南工學院20 屆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及最終成績評定表系: 專業:學生姓名學號班級答辯日期課題名稱指導教師成 績 評 定分值評 定小計教師1教師2教師3教師4教師5課題介紹思路清晰,語言表達準確,概念清楚,論點正確,實驗方法科學,分析歸納合理,結論嚴謹,設計(論文)有應用價值。30答辯表現思維敏捷,回答問題有理論根據,基本概念清楚,主要問題回答準確大、深入,知識面寬。必答題40自由提問30合 計100答 辯 評 分分值:答辯小組長簽名:答辯成績a:40指導教師評分分值:指導教師評定成績b:40評閱教師評分分值:評閱教師評定成績c:20最終評定成績:分數: 等級:答辯委員會主任簽名:年 月 日說明:最終評定成績a+b+c,三個成績的百分比由各系自己確定,但應控制在給定標準的10左右。附表五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學生姓名班級學號專業提綱(開題報告2000字以上):1. 對指導教師下達的課題任務的學習與理解2. 閱讀文獻資料進行調研的綜述3. 根據任務書的任務及文獻調研結果,初步擬定的執行(實施)方案(含具體進度計劃)指導教師批閱意見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注:可另附A4紙附表六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期檢查表題目學生姓名班級學號專業指導教師填寫學生開題情況學生調研及查閱文獻情況畢業設計(論文)原計劃有無調整學生是否按計劃執行工作進度學生是否能獨立完成工作任務學生的英文翻譯情況學生每周接受指導的次數及時間畢業設計(論文)過程檢查記錄情況學生的工作態度在相應選項劃“”認真一般較差尚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指導教師簽字: 年 月 日系部意見:負責人簽字:年 月 日附表七湖南工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資格審查表題 目學生姓名學 號專 業指導教師內容綜述(對畢業設計或論文的研究步驟和方法、主要內容及創新之處進行綜述,提出答辯申請):申請人簽名:日期:資 格 審 查 項 目是否01工作量是否達到所規定要求02文檔資料是否齊全(任務書、開題報告、外文資料翻譯、定稿論文及其相關附件資料等)03是否完成任務書規定的任務04完成的成果是否達到驗收要求05是否剽竊他
收藏